八一中文网

第484章 四海无闲田,农夫不饿死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八一中文网】地址:www.saifulnang.net

关中释出的隐户,达到七万之多。

相关世族每家都补交了十年的税赋,周边粮仓填充得满满的。

张祯看完统计上来的数额,对于减免人头税更多了几分信心。

同时传信程昱,不要再筑京观。

以前筑的也尽早拆除。

天气渐渐热起来了,为防滋生病菌,还是早点焚化为好。

留存这么久,该看见的人,不会看不见。

之后就一心扑在了春耕上。

今年,皇庄和关中地区、辽东黑土地种植的稻谷是北海四号,麦子是琅琊二号和扶风二号,等明年有了足够的种子,就能全国推广。

其余地区种植的稻谷是北海三号,麦种是琅琊一号、扶风一号。

而实验区里,正在培育北海五号,以及新的稻种江夏一号。

江夏一号的母本,是刘备从江夏找来的野稻秧苗,十分茁壮。

刘备自从知道高产稻种是以野稻培育,就爱上了寻找野稻。

甚至当做政绩去抓。

张祯大力赞成,但也告诉他,寻找野稻重要,督促春耕也很重要,不可顾此失彼。

刘备让她放心。

麦种方面,正在培育乐安一号、汝南一号、广平一号。

去年泛先发现,这三地的麦子亩产远远超过其它地方,便选出其中最为优良的,在实验区着重培育。

工作比以前繁杂,他却并不觉得劳累。

因为可以使唤的人增多了。

除了张五郎、卫成等课农司最初的成员,还有太学里有意农学的十五名太学生,十男五女。

都对他极为崇敬,并未因他出身农家而有所轻视。

每天沐浴在太学生们崇拜敬仰的目光中,泛先脚步都轻了,感觉自己还能再干五六十年。

张五郎、卫成也差不多,被他们看得飘飘然。

农学不同别的,实践重于理论。

因而身为老师的张五郎,带着他们常驻皇庄,偶尔才回长安。

这些太学生也吃得苦,没人打退堂鼓。

五名女生刚来的时候,是白嫩纤弱的娇小姐,从小十指不沾阳春水,行动就有人伺候。

一段时间过去,脸晒黑了,手也粗糙了。

身体却更为健康,能吃能睡,能跑能跳。

一些小毛病也消失不见,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倾世医妃凤华九天 流放后,我带全家人在空间种田 捡到宝了,山野糙汉真的行 开局躺棺配阴婚?送你全家去流放 只想低调发展,被迫和国家合作 深情诱引 系统超宠我,逃荒路上一天八顿